(资料图片)
中国网文明中华讯 养老一直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民生热点问题。近年来,江西共青城市努力打造具有“共青特色”的养老服务发展格局,在制度建设、服务供给、医养康养等方面,立足区域实际,坚持需求导向,着力打造便捷可及、优质均衡、智慧健康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现由“养老”向“享老”的实践跨越。
2月5日,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共青城市茶山街道东湖社区“幸福食堂”,窗外飘着春雨,室内欢声笑语。当天中午12点,一场简单而又别致的“团圆饭”准时开席,参加的人有独居老人、老党员以及志愿者和居委会工作人员。“早上有粥、面条和包子,中晚餐荤素搭配,逢年过节还有聚餐,每天不到7元钱。你问这里好不好?我没有理由不爱这里。”82岁的“留守老人”熊大爷一边吃着,一边接过话茬笑着说。
以往儿女外出打工,留守独居老人成了不少家庭的顾虑。对此,共青城市按照“政府补一点、企业让一点、个人掏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方式,帮助村、社区“留守老人”在家门口就可以吃上热乎饭菜,让“幸福食堂”里的“幸福味”散发到全市每个角落。
85岁的独居老人张大爷家住茶山街道羽博社区。没有电梯,每天上下楼让住在六楼、患有严重风湿病的他十分头痛。2022年1月,羽博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正式成立,可以为辖区内70岁以上的空巢、独居、失独、特困老人提供多层次、个性化的养老服务。“社区跟我们很熟,平时要换个灯泡、修个电器,一个电话就上门了。”张大爷说,在长期交往中,他与社区建立了亲近感和信任感,这次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成立,他第一个报名住了进去。
虽然养老中心面积不大,但里面的设施配套十分齐全,厨房、棋牌室、卫生间,彩电、按摩椅、大沙发应有尽有,住在里面更像是回到家里一样温馨。“以社区为中心,整合社区各项资源,持续扩大养老服务‘幸福圈’,打造现代化养老新模式。”羽博社区主任熊明表示,社区居家养老中心致力于把托底老人“管”起来,让活力老人“动起来”,下一步将持续探索,不断完善运营模式,更好地为老人提供精准化服务。
年味渐行渐远,但共青城市吉祥福利院里却依旧温馨温暖。早晨,福利院护工帮助老人清洁环境卫生、收拾被褥、清洗衣物。吃过早餐后的78岁老人陈永平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正与外地的亲人“云端团聚”。2022年9月15日,共青城市福利院揭牌运营,该福利院是共青城市社会福利项目之一,由共青城市政府投资建设,是一家集康复治疗、医疗护理、养生保健、生活照护、情感照料、文化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化养老机构,并由“第三方”专业护理团队开展全天候“保姆式”服务,让福利院老人们享受到更专业的养老服务。
“每位老人都配有专业的护理人员和专业医师,不管是能力完好还是失能老人,在这里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目前住有老人62名,其中五保户老人40余名,均免费入住,由政府兜底‘买单’。”共青城市福利中心院长刘国富介绍,在这里老人可以种菜养花、写字绘画、唱歌跳舞。而且这里的工作人员都是年轻人,他们以自身的“阳光朝气”去温暖渲染老龄群体的“夕阳迟暮”,希望帮老人焕发精气神的同时,消除部分人对于福利院生活的排斥心理和陈旧印象。
截至目前,共青城市共有建设居家养老中心21个、农村老年人颐养之家40个、已将全市4个乡镇敬老院搬迁至福利中心。“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围绕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一幅画’和城镇、农村养老服务体系的‘两张图’,扎扎实实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让更多的‘银龄’老人切实感受来自政府和社会的关怀,享受实实在在的社会福利,让生活更有品质、更加美好,乐居共青。”共青城市民政局社会福利院院长丁飞琴表示。(王一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