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第三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在太原举办,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技工唐永刚在文物修复师项目竞赛中获奖——
“我是泥瓦匠,也是文物修复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唐永刚正在对曲阳北岳庙德宁之殿垂脊兽前部进行打点勾缝。 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供图
清明时节,杨柳依依,曲阳北岳庙内,德宁之殿屋顶正在清理瓦垄。
这项自去年启动的古建筑修缮工程,由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具体承担。勾抹添泥,砌砖上瓦,39岁的技工唐永刚正在现场忙碌。这项既不高端,也不风光的工作,往往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但这确实是一门古老的技艺——泥瓦作文物修复。唐永刚正是泥瓦作文物修复师,今年已是他正式入行的第21个年头。
“我是泥瓦匠,也是文物修复师。实际操作中,我们宁可慢一分,也不能草率下手——毕竟,面对的是沉甸甸的文物。”唐永刚说,古建筑修缮讲究火候,与时令节气紧密联系,因此与拔地而起的现代城市建筑那飞快的进度迥异,这份泥瓦活远离钢筋混凝土、远离浇筑倒模,每一步都异常慎重考究。慢工不是绝对意义的迟缓,而是更讲究精益求精,“眼要准、手要稳、心要静”。
“我十八岁入行,可能是受家庭影响,天然就选择了这一行。”唐永刚笑言。
他是满族人,祖辈一直生活在易县。具体来说,是扎根于守陵村,守护着清西陵。所谓守陵,不单是防火防盗守护安全,实则还担负着维修、记录和祭祀等纷繁的日常工作。这形成了一整套礼仪流程和分工明确的事务安排。譬如维修陵园内庙宇建筑、道路台基,记录破损残缺,为大小祭祀做初步预备等。唐永刚的祖辈负责的就是陵园建筑的维修。
高中毕业后,向往外面世界的唐永刚决定出去闯荡。“你年纪还小,凭啥本事去闯?严师出高徒,我是不能教你的,去好好拜个师吧。”父亲恪守着最传统的思维,带他寻找到当时易县西陵镇东旮旯村最有名的泥瓦作老师傅伊德林,正式拜这位同是守陵人后代的老师傅学艺。说来也奇怪,在学校上课他总犯迷糊,但操练起这门手艺却心灵手巧、悟性很高。6年时光,唐永刚尽得真传。
技有尽,道无涯。离开师傅后,唐永刚孤身闯荡北京、天津等地,和不同地域的同行们交流切磋,开拓了眼界、学到了更多本领。2013年,唐永刚来到河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成为河北古建筑修复领域省级保护机构的一名修复师。他先后参与了承德普陀宗乘之庙保护修缮工程、正定城墙南门系统保护修缮工程、易县清西陵昌陵保护修缮工程、北京故宫瀛台修缮工程,以及颐和园内的大船坞屋顶瓦面翻修、苏州街路面施工、玉兰堂复建等工程。
整个文物古建修缮工程中,泥瓦作往往进入最早、撤出最晚,做着打基础的工作。“我们追求原材料、原工艺,很多努力都隐藏在背后。”唐永刚说,比如目前极受关注的古代壁画保护,有些壁画受损严重,涉及墙体结构的处理,壁画修复师会整体揭去壁画,由泥瓦作文物修复师进行更深层的砖石泥浆等墙体更换和修缮。
守住清贫,耐住寂寞。凭借优异表现,唐永刚从省内严格的选拔中脱颖而出,3月25日、26日,在太原参加了由国家文物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文物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砍砖、打磨、打点、勾缝……在此次大赛的泥瓦作文物修复师赛区,唐永刚全神贯注,在完成墙体空鼓修复项目后,进入最耗时的考验——制作《清式营造则例》中的须弥座。
这是一套相对复杂的砖作工艺,要求参赛选手必须按照现场发放的施工图纸和原料,在规定时间内利用传统泥瓦作工具制作完成。尽管在二十多年的从业历程中,他打造修复过很多须弥座,但依然不敢有丝毫掉以轻心。中午时分,其他选手开始吃饭休息,他还在现场忙碌。大赛对于作品尺寸要求非常严格,必须要严丝合缝,因此他不敢马虎。“高低与宽窄尺寸,都不能大于三毫米的灰缝。时间太紧,后面还要修补、打点,所以我一直争分夺秒,希望为后续工作尽可能多争取一点时间。”
和普通泥瓦工种不同,泥瓦作文物修复要求一次成型,一次性把横平竖直做到位,修旧如旧。唐永刚为了参加这次比赛,此前工作之余就不停地加强练习,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和流程进行。凭借优异表现,他最终获得泥瓦作文物修复师项目三等奖。
“对于文物修复者来说,离不开勤学苦练,离不开对行业规范的遵守,更离不开对新理念的深刻认识……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需要从各个层面加强研究和利用。”唐永刚说,2016年,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在易县清西陵开展昌陵保护修缮工程,他回到家乡,以一个文物古建修复从业者的身份继承起祖辈修陵的使命。去年,清西陵昌陵保护修缮工程验收合格后,他又来到曲阳北岳庙对德宁之殿进行修缮。
“一砖一瓦,重任在肩。我会把全部心血投入到文物保护工作中,用自己的双手,把老祖宗留下的历史文化遗产修复好、保护好、传承好!”唐永刚对记者说。
来源:河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