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886年德国人卡尔本茨发明人类第一台内燃机算起,汽车产业已走过近140年的历史。汽车能够百年不衰历久弥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始终是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最活跃的领域之一。纵观汽车发展,完全可以看作一场持续的技术变革与创新史。可以说,技术是汽车产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
在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近些年,“架构”一词跃至人们眼前,成为无人驾驶、智能座舱、AI学习之外,又一技术创新的典型代表。无论是CMA超级母体架构、全新FMA无限方程架构,还是M3X火星架构等等,几乎所有的新车发布会上,你都会见到它的表述或身影。有人说,架构是评价一款车好坏的关键因素之一,也有人说架构是车企在技术领域秀肌肉的重要内容之一。无论如何评价,能够确定的是,架构为车企、为用户都带来了极大的利好。
加速发展与革新 架构优化汽车生产制造
(相关资料图)
一辆车有上万个零部件,研发与生产流程非常复杂,有时由于不同部门之间各自对于产品开发的追求和理解不同,还会导致为了妥协某种需求,让产品的优化设计出现低效等问题。
正是因为诸多弊端,汽车制造商们展开自我革新,进入到了架构造车时代。
首先,架构最显著的效果是让同平台车型实现更大的零部件通用化,使得产品开发的资源有效集中。而节省下的资源可以进一步投入到产品研发中去,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架构涵盖的不仅仅是平台化生产模块的调整,它通常还会形成组织机构、制度、供应链等方方面面的综合体系,让造车的流程更加合理,推进效率更高。
再次,于消费者之上,架构的革新性价值完全可以在产品中所感知到,那些围绕动力性能、燃油经济性、外观设计个性化、车身结构、底盘重心等产品核心进行的集中改变会带来更稳定的表现,达成更好的体验。在架构的作用下,消费者实现了用更低的购车成本买到更优质的产品。
中国品牌技术升级路 架构或是关键“法宝”
厚积而薄发,在精心策划下,中国品牌在新能源时代得以实现技术上的“弯道超车”,逐渐突破技术瓶颈。而前沿的造车架构也是他们未来发展之路上的重要“法宝”之一。
以红旗品牌来说,其打造了“绿色智能、安全高效、极致体验、灵活多变”的“旗帜”高端电动智能超级架构FMEs,该架构汇聚了一汽集团8大技术领域群和115项关键技术领域的所有重大突破和全部最新成果,全部完成后将拥有近10000项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旗帜”超级架构FMEs具备“极富创新创作、极高集成融合、极强原始创新、极优先进制造、极具成本优势”五大特点,支持高效开发多种车型,可满足红旗新能源品牌所有车型的研发、制造和用户需求,且能支撑新能源高端发展的核心技术。
架构下,三大平台鼎立,分别为电动平台HME、智能平台HIS和混动平台HMP。电动平台HME对应电动化、智驾化领域,有着多项领先的前瞻技术,如HPB高能安全电池系统,其最大亮点是高达260Wh/kg的能量密度。要知道,市面上主流纯电车型的电池能量密度普遍不超过200Wh/kg;又如HIC智慧补能系统,具备600kW大功率超充技术,充电5分钟可增加300km续航。
智能平台HIS提供车内智能化、体验化解决方案,其HEA电子电气系统,功能性安全等级可达全球最高的ASIL-D级, OTA升级速率高达每分钟5GB;HAP精准自动驾驶系统则实现全球领先的厘米级定位,覆盖全部主干道路的“点对点”自动驾驶,全场景百公里接管可小于0.5次。
混动平台HMP包括混动变速器、混动发动机、智能电驱和安全电池四大核心系统及智慧能量控制模型构成。其中,高效混动变速器系统综合效率达90%以上,全域阶次噪声低于65分贝。如,国际首创纵置前驱双电机多挡混动变速器LDU45,运用于C级以上混动车型,多挡化的设计有效破解当前多数混动车型高速噪音大、油耗高的难题。
得益于架构赋能,红旗品牌在新能源市场中展示出了自身的强大势能。上海车展上,“旗帜”超级架构FMEs下的两款全新产品一经亮相就引发了极大的关注。
其中,豪华智能纯电轿车红旗E001不仅外观前卫,性能也十分优秀,换电车型续航达600公里,长续航快充车型续航达800公里,搭载的高性能前后双电机,总功率达455 kW,峰值扭矩可实现756 N·m,零百加速仅3.9秒。
红旗E001还首发搭载了智能平台HIS,整车SOA架构方面,自主构建的FAW.OS实现软硬解耦,开放软件API超300个,实时运行算力超500Tops。
红旗E001
红旗E202同样搭载了系列前沿科技装备,是一款可满足“休闲舒享”与“城市越野”等多场景需求的高品质纯电SUV。
红旗E202
不难看出,“旗帜”超级架构FMEs在适应规模化生产和跟随市场需求之间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平台的差异化设计,品牌可以快速开发出针对不同细分人群需求的多样化产品,同时,通用化的技术能力还能够保证产品品质,缩短生产周期,加快新车向市场导入的速度。
总结
一直以来,汽车产业都是一个高技术和高竞争的行业。如今,汽车产品的更新速度进一步加快,有的几乎赶上了电子消费品的更新速度,而想要跟上这样的“快”并不容易。架构的意义正是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来应对加速变化的市场,应对更多细分板块的产品开发,甚至是应对今天汽车新四化带来的创新与挑战。
相信,未来的造车架构将更加强大,也将成为车企争抢的新制高点,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