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银行近期发布的2022年年报显示,多家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同比上升,相关风险还在进一步释放中。总体看,当前房地产市场出现好转迹象,具体项目风险化解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优质房企融资环境明显改善,房地产信用风险总体可控。多家银行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处理好“化险、发展”之间的关系,持续为经济回升向好积能蓄势。
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
【资料图】
去年,房地产市场信用风险有所抬升。截至去年12月末,5家国有大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均同比上升,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房地产不良贷款率分别为6.14%、5.48%、7.23%、4.36%、2.8%,较上年末提高1.35个百分点、2.09个百分点、2.18个百分点、2.51个百分点、1.55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多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房地产不良贷款率也有所上升。
除了针对房企的房地产开发贷款,个人住房贷款的不良率也有所上升,但增幅较小,个人住房贷款依然是银行的优质资产。
对于房地产信用风险上升原因,农业银行副行长刘加旺分析说:“受行业整体下行影响,前期盲目扩张、负债水平较高的少数大型房企风险暴露,引发行业风险有所上升。”此外,近年来,房地产市场中长期需求中枢水平下移,新 冠疫情对就业、收入预期造成较大冲击,在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房地产风险外溢性进一步放大。
此外,在监管部门要求下,不良贷款认定标准愈发严格,多家银行将逾期60天以上的贷款全部计入不良,有些银行已将逾期30天的贷款计入不良,这也使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
市场出现好转迹象
如何看待当前的房地产信用风险?相较于经济发展,不良贷款指标具有一定滞后性,多位商业银行负责人表示,当前市场已出现好转迹象,房地产信贷资产质量已具备稳中向好的基础。此外,虽然不良贷款率有所上升,但房地产信用风险总体可控,不会对银行业整体信用风险造成较大影响。
“受市场调整影响,工商银行房地产贷款不良率有所上升,但工行房地产贷款占比较低,风险总体可控。”工商银行副行长王景武说,随着经济加快复苏以及“金融16条”“保交楼”等政策有序推进,预计房地产领域的风险将逐步得到有效化解。
“房地产行业最困难阶段已经过去,接下来将继续大力支持优质房企发展。”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表示,兴业银行已安排并购贷款服务,有效缓解多个风险项目,房地产信贷资产质量已明显好转。
与此同时,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已有所回暖,下行贷款利率也将激发更多潜在需求。“当前,农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需求好转,业务储备出现边际改善。”农业银行副行长张旭光说,截至今年2月末,农行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月度环比增长31%,新收单月度环比增长57%;从贷款利率角度看,今年前两个月,农行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利率稳中略降。
尽管积极因素正在累积,但也要看到,市场企稳仍需一定时间。“目前,房地产市场仍处在修复中,由于房地产项目具有特殊性,风险化解时间往往更长,因此,房地产对于银行业信贷资产质量的影响仍会持续一段时间。”中国银行风险总监刘坚东说。
接下来,要重点关注具体项目信用风险。“密切关注出险房企优质资产的并购需求,进一步优化房地产信贷结构,保持房地产业务规模、资产质量基本稳定。”兴业银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邹积敏表示,新房“保交楼”及市场恢复仍需时间,今年兴业银行房地产业务的策略是“稳住基本盘、着力谋发展”。
紧盯重点领域管控风险
多家银行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要处理好化解风险和促进发展的关系,为经济回升向好积能蓄势。一方面,多工具、多方式支持房企合理融资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另一方面,要紧盯主要风险点,有效防控重点领域,及早消除风险隐患。
去年,多家银行加大房地产贷款的投放力度。截至去年12月末,建设银行境内房地产行业贷款余额7706.75亿元,较上年增加405.88亿元;交通银行对公房地产贷款较上年末增加1000.37亿元,增幅23.83%。
“围绕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目标,在防范重大次生风险前提下,建设银行持续加大对优质房企支持力度。”建设银行首席风险官程远国表示,基本上足额保证优质房企用款,通过信贷、债券、股权、资产管理类产品等多种方式,满足优质房企合理需求,去年建设银行承销房企323.35亿元债务融资工具,房地产并购票据22.9亿元;与此同时,因城施策落实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程远国表示,下一步建设银行将拓宽住房租赁市场的融资渠道,加大对住房租赁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动住房金融服务向“覆盖租购两端、服务质量升级、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并重”的新模式转型。
多家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紧盯重点领域,持续强化形势预判,开展多领域、多维度的风险排查,同时,加大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要着力提升信用风险的数字化管控能力。”张旭光说,农行将强化大数据等金融科技的应用,前瞻识别风险,精准管控风险。